污水技术
5.1 污水常用技术
污水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污水常用的工艺有氯(如、二氧化氯、次)、氧化剂(如臭氧、)、辐射(如紫外线、γ射线)。表5-1对常用的氯、臭氧、二氧化氯、次和紫外线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表5-1 常用比较
| 优点 | 缺点 | 效果 |
氯 Cl2 | 具有作用;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 |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氯化物(THMs);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腐蚀性强;运行有一定的危险性。 | 能有效,但杀灭效果较差。 |
次 NaOCl | ,运行、无危险性。 |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氯化物(THMs);使水的PH值升高。 | 与Cl2效果相同。 |
二氧化氯 ClO2 | 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产生**氯化物(THMs);投放简单方便;不受pH影响。 | ClO2运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要求高。 | 较Cl2效果好。 |
臭氧 O3 | 有强氧化能力,时间短;不产生**氯化物;不受pH影响;能水中溶解氧。 | 臭氧运行、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低;电能消耗大;基建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 和杀灭病效果均很好。 |
紫外线 | 无有害的残余;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和费用低。 | 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作用。 | 效果好,但对悬浮物浓度有要求。 |
贮藏室
贮藏室应尽量靠近投加。贮藏室必须有吊装设备(使用40kg小瓶可不安装吊装设备)和磅秤。
贮藏室应设可容纳氯瓶的水池,水池应保持一定水位,一旦氯瓶泄漏,应迅速将氯瓶推到水池中。
贮藏室直接通向室外的门要向外开,应设排风设备,通风口设在房间离地400mm处。照明使用防爆灯具,设置和装置。
5.2.5 适用范围
1、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内及小规模的污水。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的规模较大(>1000床)且水平较高的污水处理。
2、氯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水生的死亡,因此当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氯。
5.2.6 运行
1、严禁无加氯机直接向污水中投加。
2、用槽车和钢瓶包装。氯包装量:瓶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5kg/L,槽车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0kg/L。
3、在操作间或加氯间进口处应放置方便使用并有明显标志的工具箱、工具、及等。
4、氯瓶放置在磅秤或氯量显示仪上,小瓶应该竖放、大钢瓶则是卧放并固定,不得使其。
5、并联的氯瓶应设置备用瓶,通过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更换新氯瓶。
6、氯瓶和加氯机要避开暖气、阳光和明火。为保证正常供氯,氯瓶间的室内温度应保持中温(15℃)。
7、运输、贮存等按GB11984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