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小型门诊诊所的污水特性,从污水预处理、二级处理及消毒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小型门诊诊所污水的处理,以解决小型门诊诊所污水处理问题,更好地保证人类健康。
20世纪以来,医药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飞跃,与此同时,医院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医院污水来源与成分均较为复杂,以小型门诊诊所为例,其污水具有水质复杂,水量小且变化幅度大等特点,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
小型医疗污水处理
1小型门诊污水特性
一般综合性医院所排污水除含**污染物外,还含有一些特殊污染物质如药物、消毒剂、诊断试剂、放射性用剂;铬、汞等重金属;特别是洗衣房、住院部所排污水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和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医院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成分复杂,BOD,COD,SS,NH3一N,大肠杆菌等污染物质含量较高,是一种存在潜在致病和直接致病危害的危险废弃物。医院污水必须就地治理。
2工艺介绍
一般来讲,医院污水的基本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医院污水的基本处理流程
图1医院污水的基本处理流程
2.1污水预处理
2.1.1常规预处理
常规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常规预处理的主要设备和构筑物是格栅、调节池、沉砂池、沉淀池等。格栅可去除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质和漂浮固体;调节池的作用是对不稳定的污水流量进行调节,同时对污水水质进行均和;沉砂池可去除粒径在0.2mm以上的无机砂粒;沉淀池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悬浮颗粒,以**颗粒为主。当污水中悬浮物浓度较低,去除效率不明显或悬浮固体呈胶体态不易去除时,可以通过混凝沉淀、预过滤等处理方法加强预处理的效果。
摘要:医疗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种类,成分比较复杂,对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较为较大危害。医疗污水在排入到城市管道污水网前,需要进行工艺处理,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医疗污水指的是医疗机构向城市管道或者自然环境中所排放的污水。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致病菌,由于医疗机构的性质和规模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医疗污水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医疗污水水质的不同,大概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医疗、生活污水,放射性的废水和含病菌的临床废水等。
一、医疗污水的性质
目前,在处理医疗废水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大种类。医疗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通常依据污水排入的受纳水体而定。如果污水排入有集中污水处理站的城镇排水系统时,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级处理或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从而确保医疗污水的水质能够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自然环境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如果医疗污水被排放到无集中污水处理站的城乡排水系统的水域中时,必须对污水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以及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通常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二级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依据医疗机构的性质、规模、处理医疗污水的排放去向选择一种合理的工艺。医疗污水排放的去向主要分为自然水体和**管网两大类,在具体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一级强化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工艺。一级处理的一般流程就是污水在经过化粪池后再进入到调节池,疗机构。二级处理,通常采取的处理方式是生物与生物联用。医疗污水的二然后进入到混凝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最后消毒,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一级处理水较终进入到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与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方式类似,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常规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工艺。三级处理也就是消毒处理,通过消毒将医疗污水中大量致病菌杀死,改善污水的水质,在医疗污水处理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